本科阶段是专业知识积累、人格塑造及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尤其对于刚进入高校的新生,一门优质的通识课程对学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通识课的建设,通识教育中心通过综合施策激励广大老师开好通识课,截止到目前学校已开出百余门通识课。2024年学校“新财经战略”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准的中华文明史、人类文明史等通识课程,为MAQ型“浙财金生”培养提供“金课”。
2024年9月,我校首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华精神文明十二讲》正式推出,该课程由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领衔开课,汇聚10位优秀教师组建课程团队。课程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哲学、伦理、艺术等多维度内容,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向价值观,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石。课程本学期共惠及2000余名新生(2024级其他新生拟将在下学期完成修课),展示我校在“新财经战略”的引领下,通识教育建设的新进展。
一.课程重点
总结中华精神文明的主要民族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个人与这个独特文明的适配路径。课程试图回答:中华精神文明是什么样的文明?在这个文明中,个人如何避免受到伤害,如何守住做人底线,如何提升人生境界,如何表达内心郁结,如何以审美的眼光观照世界,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安顿生命焦虑。其中,个人与文明的适配、个人向文明的追踪、个人对文明的反思等版块是本课程的重点。
二.教学团队
授课教师团队由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资深教授和专家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将为学生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
三.课程内容
六编十二讲(共计32课时)
一、政治编——中华文明的政权思想 |
第一讲 “逆取”:政权夺取思想(4课时) |
第二讲 “顺守”:政权守护思想(2课时) |
二、规训编——中华文明的个体适配 |
第三讲 淑慎其身:个人修为与命运(4课时) |
第四讲 大恶不容:中华文明的自洁机制(2课时) |
三、人格编——中华文明的人格期许 |
第五讲 中华文明的人格类型(4课时) |
第六讲 中华文明的人格境界(4课时) |
四、文艺编——中华文明的诗性表达 |
第七讲 发愤著书:中国文学的怨愤传统(2课时) |
第八讲 超以象外:中国文艺的审美特质(2课时) |
五、哲学编——中华文明的哲学底蕴 |
第九讲 允执阙中:中华处世哲学(2课时) |
第十讲 和而不同:中华“多元一体”的哲学根基(2课时) |
六、综合编——中华文明的解压机制 |
第十一讲 前世今生:儒释道的生死观(2课时) |
第十二讲 排难解纷:中华任侠风尚(2课时) |
四.师生有话说
[课程负责人“说”]
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付琼老师说,《尚书》称舜“濬哲文明”,《周易》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语,皆为摆脱朴鄙、辉耀四方之意,“文明”一词实为中国古代所固有,不过近代以来与“civilization”对译,始焕发出中西合璧的宏放品质。“中华精神文明”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情怀的总和,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它在中华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又推动中华物质文明向更高级别发展,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着最鲜活最灵动最积极的角色。
《中华精神文明十二讲》的内容包含“逆取顺守”的政权思想、“淑慎其身”的个人规训、“与天地参”的人格期许、“发愤著书”的文学传统、“超以象外”的审美追求、“允执厥中”的处世哲学、“多元一体”的家国观念、“排难解纷”的任侠风尚等,从不同方面总结中华精神文明的主要民族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个人与这个独特文明的适配路径。
付老师还说,本课程在文化关切与个人关切的交汇点上,坚持价值引领与文化反思、理论概括与文献佐证、真切质实与高明独照的统一,为培养“体无不具,用无不周”、“一专多能,廓然大公”的“全人”,提供必要的支撑。
[任课老师代表“说”]
吴智斌老师认为,与同类型其他课程相比,《中华精神文明十二讲》这门课有点“虚”。中华精神文明千门万户,博大精深,从中撷取与当代大学生适配的若干支脉,构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课程体系,无疑需要高度的理论概括。但这种理论概括绝不是凭空而来的个人臆想,而是有历史经典文献特别是经史文献支撑的历史实存。
就此而言,这门看似很“虚”的课程其实又很“实”。其所引文献凿凿可据,所引人物事件原原本本,故曰“很实”。不过本课程的目的究竟在于从中抽象出中华精神文明的民族特质,并进而回答个人在这个独特文明中如何修为才能获得包容和发展。掠过字句的纠缠和事象的胶着,在思想、理想、情怀等意识形态的上空,形成高明独照的非凡景观,才是本课程的最高追求。
[学生感悟]
24会计学(数智会计拔尖班) 赵梓彤:
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汤燕君老师从《尚书》《周易》《诗经》讲到《论语》《孟子》《礼记》《老子》《庄子》《孔子家语》,又征引《史记》《汉书》《三国志》《旧唐书》《明史》等典籍,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一一向我们展开,从古老的甲骨文到辉煌的唐诗宋词,从厚重的儒家哲学到玄妙的道家智慧,从云卷云舒的秦汉游侠到奇情壮彩的三国英雄,如同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言者娓娓,听者忘倦,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24国贸1 肖雨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并深刻论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征。《中华精神文明十二讲》是对“五个突出特征”的具体落实,它的开设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可以为当代青年爱国情怀的养成和个人品格的提升,提供具体的文化参照和丰富的现实启迪,使其有可能在更为宏通和更为深邃的历史框架中设计人生理想、考量个人得失、健全解压机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明传统,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
24汉语言文学 徐晓娟:
我认为上《中华精神文明十二讲》这门课和高中的课很不一样。高中以课本为主,但这门课所使用的教材是我校老师的自编讲义。老师们也不是一味地通过讲义给我们灌输知识,而是引导我们思考。这门课似乎在回答我们一直想知道的诸多重大问题,比如中华精神文明是什么样的文明?在这个文明中,个人如何避免受到伤害,如何守住做人底线,如何提升人生境界,如何表达内心郁结,如何以审美的眼光观照世界,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安顿生命焦虑。其中个人与文明的适配,个人向文明的追踪,个人对文明的反思,是本课程的重点。
学校教务处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贺武华认为,通识课是学生精神发育、思想成长、智识丰盈的“底料”,是朝着“完全人物”方向努力的成人之教,一流的通识课必须要有最顶尖的教授来担任。《中华精神文明十二讲》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之旅,由此我不仅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个人素养、成为“浙财金生”和“完全之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华精神文明十二讲》的开课,我校将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大通识课程体系中“塔尖”课程建设,让高精尖通识课成为学校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