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动态 > 正文

通识沙龙回顾|艺术与生活的深度交融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7日 09:56来源:

 


 

2025311日,通识中心有幸邀请到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艺术经纪)系主任叶盛老师,为现场师生举办了 一场主题为"艺术展览走进生活的通识沙龙。

活动伊始,叶盛老师便抛出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在座各位去过美术馆、博物馆吗?去过的频次如何?这一话题迅速抓住了全场听众的注意力,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叶盛老师指出,美术馆和博物馆绝非普通的建筑空间,它们是文化传承的鲜活基因,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更是一部生动的艺术语言进化史。

 

紧接着,叶盛老师引入展览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刻阐释:“展览是在特定空间内,依据逻辑有序陈列艺术作品,是集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学术探讨、审美娱乐、公共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载体。”叶老师着重强调了展览作为“营销媒介”与“娱乐载体”的双重属性,让在场参与者对展览的多元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活动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与叶盛老师围绕日常生活与艺术生活、哲学与美学的交融关系展开了深入探讨。叶盛老师创新性地提出“开放式自主学习模式”,鼓励大家从两个独特视角欣赏展品:对于熟悉的展品,要从已知维度进行深度审视;而面对陌生展品,则需抛开预设,纯粹从内心感受出发。例如在欣赏张旭书法时,既可以钻研其笔法技巧,也能够用心感受笔墨间流动的情绪。此外,策展人通过展示展览空间设计以及观众互动场景,如沉浸式装置、文化主题打卡等,详细解析了如何在展览中全方位感受艺术氛围,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到艺术展览并非仅仅是“观看作品”,更是一场调动多种感官的沉浸式艺术之旅。

此次通识沙龙成功打破了艺术展览给人的“距离感”。通过深入拆解展览价值、悉心引导观展方法、热情分享体验场景,让参与者深刻理解到艺术展览不仅是一项文化活动,更是一座提升审美、滋养心灵、联结生活的桥梁。展望未来,期待更多人能够主动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在展览中学习知识、感受艺术魅力、探索未知领域,让艺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美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