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心雅通识沙龙于本周二(12月8日)在A107a如期开展。围绕着"共时"这一主题,嘉宾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浩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通识"的看法,而同学们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讨论。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碰撞出的火花给本次沙龙活动增添了不少色彩。
j
活动伊始,周老师询问同学们"我们理解的通识是什么",有同学认为是更为全面广泛的知识,也有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对于"通识"的理解。通过"文理学院""自由记忆"等话题,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述下对于"通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随后,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促进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并一一作出解答。
老师就学习问题提出:学习内容包括15%的新知识和85%的熟悉内容,可以使学习效率达到最高;在课外阅读方面,老师提出我们阅读是克服内心的精力消耗的痛苦、达到远方、学有所成的过程。
在情感方面,老师提出要精心呵护爱情,并分析了如何顺利度过爱情的各个阶段,并从生理方面探讨人体内部的激素对心情的影响,又结合自身,为同学讲述感情的经营;面对抑郁和焦虑,我们如何克服和解脱;面对死亡,老师结合自己在面对科比离世的例子,深情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和解决方法。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利用通识告诉我们,接触不同方面的知识,会给我们提供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不至于学者溺于多闻,并告诉我们,认知世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接触的多,就会更加谦逊、客观、妥协、包容地去对待世界上的其他声音。
对于同学们来说,真正的通识教育,也许就是为自己打开探索世界的大门,每扇门后面都能发现自己对世界的不同态度,而我们,通过在不同门后面的世界里来回穿梭,最终看到了世界和自己的联系,也有了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的态度。
本次沙龙通过老师与同学对话的形式,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丰富了授课与学习的形式的同时,也为同学们解决内心疑惑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完美再现,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