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通识云讲堂由来自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卞江老师主讲,共约1200人参加。卞江老师是北大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曾荣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曾宪梓优秀教学奖以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讲座伊始,卞老师提出,本课程主要面向文科生,因其讲法面向文科,没有方程式这些理科生占优势的项目,所以是无先修要求。他借此提出开设通识教育的初衷,并提出只有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人才能在社会上走向成功。
卞江老师首先提出了第一个课题:材料化学与历史,他引用《三国演义》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引出王朝兴衰的原因,撇开历史上多将人类兴亡的原因归咎于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思路,卞江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另一个思路:材料化学技术对历史的影响。他介绍了戴梦德的思想还有他的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这部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该书提出一些对历史的质疑,如:为什么是欧亚大陆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为什么枪炮和钢铁不是首先出现在非洲?这个问题首先涉及人类地理学,横向大陆由于气候相类似有利于农业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更有利于早期人类社会发展,由此产生的各地区材料化学发展不平衡是欧亚大陆技术远胜美洲的一个重点原因。印加文明没有冶矿技术导致了其在卡哈马哈战役中惨烈落败。由此可见,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常以材料来划分,例如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且人类文明从石制工具到芯片完成了一个材料的发展。老师展示了后母戊鼎等体现每个时代特色的图片,更加生动地使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化学与历史的联系。
接着,卞江老师提出第二个课题:生物化学与人类行为。其中包含人猿差别,嫉妒的化学原因,大脑重塑和智力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为什么人与黑猩猩只有大约2%的基因差异,差别就那么大?是什么使得人类如此独特?——大脑是区别人类与其他物种的起源。卞江老师又举例说明智力与大脑结构的关系,由爱因斯坦的大脑重量比普通人要轻向我们介绍了智力的影响因素其实是一种名为髓鞘磷脂的数量。还论及为何越学越聪明,为何大脑容易作出错误决策是由于大脑的并行结构,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生物化学与人类行为的联系的认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的意识存在于人脑,了解了人脑与化学的关系,或许对于一些动物质的东西能够有所理解和改变。而人的变化,也将进一步对社会产生影响。
最后,卞江老师谈到科学是寻找真理的一种途径,除此之外,还有宗教和哲学这两种途径。卞江老师认为科学并不能绝对证明一件事,批判了国内大部分人认为科学等价于真理的想法。老师还用幽默风趣的举例和生动的解说向我们展示了化学是中心科学、桥梁科学,连接了其他科学,使我们对化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有助于我们构建跨学科视野,将专业知识有意识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发挥优势,为研究贡献力量。
卞江老师讲课的风格是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讲起,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他提到:“一门课,如果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那这门课就有可能白上了。”
卞江老师对化学与社会进行了解析,引经据典,幽默风趣,贴近生活,让同学们对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了化学跟社会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也让文科生对于看待社会有了一种理科的思路,真正印照了讲座的主题:通文达理。如果能够综合各种学科的知识,对于事物有联系的而不是分裂的看法,那我们必将走得更高更远,通识教育开展的原因就在于此。
编辑人:李文瑶 吴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