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浙江财经大学校长 钟晓敏
原文刊登在复旦通识教育公众号,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ZxTZRCFCGJJyyY7yBFDiUQ
问:您在开学典礼上曾说过:在大学里,学生们要学会自己站起来四处瞭望。如何才能让大学生真正站起来?
大学与中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学阶段的目标非常单一、明确,就是高考。为了这一目标,学生们整天都在伏案读书,文科学习强调“背”,理科学习强调“做题”。可以说,这是一种机械的、缺少足够创新性的,也难以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的被动式学习模式。我所说的“学生们要学会自己站起来”,意味着在大学里,除了基本的学业之外,学生们还要更多地关注社会,时刻了解社会的变化,比如出现了哪些新兴领域等等。社会随时都处于变化之中,学生们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规划。怀特海说过:社会的进步就在于变化中的秩序和秩序中的变化。在“站起来”以后,学生们还应该在大学里多读书、多思考,多与他人沟通交流,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心雅通识沙龙探讨理想的人生
问:让学生“站起来”的动力是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应该想办法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所以浙江财经大学(以下简称“浙财”)在制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把“以生为本”落到实处。“以生为本”的前提是以学生自己的兴趣为导向,展开自主学习。这种学习必然是个性化的,学校能做的就是想办法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给学生更的选择权有很多路径,在培养方面,浙财主要是采取拓宽专业面的思路。现在的大学基本都采取了学分制,学生可以选择老师、选择课程、选择上课的时间。但这些都只是最基本的,还不足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因为中国大学的现状是专业导向,学生考进来是什么专业,毕业时基本还是什么专业。所以浙财在2018年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时,基本理念就是“大类培养、淡化专业”。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专业”,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对职业化人才的培养需求。但当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时代变化太快,学生的专业越细化,就越容易被淘汰。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原因。一旦将专业的口径放宽,就可以用这种“宽度”促使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我们在招生和培养上都是以大类为单位,很多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基础性的课程,希望能先把学科基础打扎实。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例,每一大类共同的学科基础课有7-8门。如果学生想跨大类转专业,每个大类都有一定的准入条件,学生必须修读这个大类所要求的基本课程。
浙江财经大学培养方案
问:这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式与跟浙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契合的?
浙财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四型”人才: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培养方案遵循的原则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个性化”。“四型”人才与培养方案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应用型”。浙财是一所地方性财经类院校,定位就是应用型大学。70%的学生本科毕业后会直接选择就业,硕士研究生也以应用型为主。我们之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所针对的就是“应用型大学”这一定位。
“复合型”。所谓复合型,是针对“窄口径”的专业培养方式而言的。培养方案注重“大类”,强调“宽口径”,都是为了扩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我们还提出了“财经+” 的概念,希望学生在财经专业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通过复合的过程凸显财经院校的特色,例如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个性化培养平台”,分为课程环节和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15%左右。课程环节中设置包括学术拔尖类、跨学科复合类、就业创业类在内的个性化选修模块。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其中的1-3个类型模块,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类型修读课程。
“创新型”。改革开放前40年中,我们国家主要以模仿和追赶为发展模式。如今中国已经处在世界领先的位置,失去了模仿追赶的对象。现在的发展是创新发展,以创新引领发展,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对大学来说,中学时期的被动学习方式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了的整体环境,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创新型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们具备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创业型”。尽管大学生刚毕业就创业的情况并不多,成功率也不高,但我们可以从学校里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所需的基础能力,例如敢于负责、乐于尝试和冒险的企业家精神。
总之,“应用型”是浙财的自身定位,“复合型”是学校特色,“创新型”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创业型”是一种敢于承担、敢于冒险的精神。
问:您认为大学的课程,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来说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不同于从搜索引擎获取的碎片化知识,大学教育是体系化的。在大学的培养课程里,有通识、专业、创业、个性化这几个不同的平台,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通识教育。
专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源于苏联,当时主要是为了给特定行业培养对口的专业人才。到了90年代,尤其是2000年以后,复旦、北大、清华这些国内的“985”高校开始从国外引入通识教育的理念。我认为,传统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做法忽视了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这一弊端愈加明显,也就更需要通过通识教育加以弥补。虽然通识教育存在不同的定义方式,但在我个人的理解中,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是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同学们都是在接受通识教育,学习一些常识性的课程。但进入大学以后开始接受专业教育,反而忽视了通识教育。我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恰当的。学生在大学阶段仍然处于人格的塑造和发展时期,还需要继续接受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加入专业性课程才是适当的做法。
《书法鉴赏》讨论课
所谓通识教育,个人理解至少有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知识层面。通识教育传授的知识既可以是经典的,也可以是最前沿的。除了中华传统文明流传下来的知识外,还可以吸收国外文明的人文领域和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通识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不限于特定的时空范围。
其次是能力层面。大学阶段,学生们的人格逐渐成型,开始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尤其应具备将信息转化为智慧的能力。面对碎片化信息,一个人能够把它们整理成有条理的、结构性的知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形成自己的判断,这才是智慧。在通识教育中,我们也要加强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
此外,我认为教育的使命是把学生塑造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身处现代文明中的、具有完整人格的现代公民,知识和能力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识教育起到的正是这样的作用。它不是传授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而是从宏观层面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之所以在通识教育中引入经典作品导读和文史哲方面的课程,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这些课程带来的帮助往往是潜在的,虽然在短期内难以被感知,甚至会被误以为是无用的,但这种影响很可能会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未来的某个决定性瞬间爆发出来,因为它们早已在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被吸收进来,融合在自己的血液里了。
浙江财经大学通识大讲堂活动现场
问:浙江财经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如何建构的?
浙财的通识课程约有60多个学分,大致可以分为通识必修和通识选修两个模块。通识必修模块包括基础必修课和分层必修课,通识基础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基础、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通识分层必修课包括外语类、数学类和计算机类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所修课程的难度也有所区别。通识选修模块包括通识核心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和技能提升课程三类课程。通识核心课程共建设11门,包括“财政与社会”“批判式思维”“中外文学经典研读”“沟通与写作”“智能时代”等,学生需要至少修读1门以上的课程,通识核心课程的设置针对财经高校的学生,重点在于基础技能与科学素养。通识选修课程包括“社会认知与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与技术进步”“人文素养与审美艺术”“管理智慧与创新创业”四个板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在四个板块中选择 3 个板块,每个板块至少修读 1 门课程。
通识教育四大板块课程
从学分的构成上看,我校总学分已经从之前的165分压缩到160分,通识课大概有60-70学分,其中通识基础必修课和通识分层必修课有40-50学分,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技能提升课程有12个学分。
问:浙江财经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主要是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财经类院校属于专科性大学,跟综合性大学相比,人文社科方面的师资力量较薄弱。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推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了几方面措施。
首先,我们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的前提下借助其他院校的资源。浙财目前正在实行“学分银行”制度。学生可以在网络课堂上修读其他知名院校的老师开设的慕课,课程必须是国家一流课程,经学校教务处认可,计入学生的学分。我个人认为,应该鼓励学生多去网络上修读优秀老师开设的优质课程,同时学校进行质量监督。
其次,浙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展开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社科的师资力量很强。在本科生培养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派出师资力量,帮助浙财建立通识课程体系,讲授通识教育课程。例如今年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选派了15名优秀教师来浙财开设了9门短学期课程,在两三个星期内集中授课。课程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开设的课程包括“国际共运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等专门史研究方面,还包括“中国文物鉴赏”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以及“批判性思维”“人类学概论”等基础性课程。学生的选课热情高涨,从课后反馈意见看,学生满意度也很高。在暑期授课期间,浙财也派出了自己的跟教老师,希望通过跟教的方式把我们老师也培养起来,后续能独立开设相关课程。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享优质师资
除了师资力量之外,浙财的通识教育还面临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质量有待整体提升的问题。目前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中,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占比高,除了人文类课程占比偏低外,理工科课程也相当紧缺。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动员计算机和大数据等理工科学院的教师开设通识课程,因为浙财的学生尤其缺乏理工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我们希望这类的课程能够进入到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中,当然这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要能拿出适应面更宽、有质量保障的教学设计方案。
问:浙财新成立了文华学院,请谈谈设置的初衷、课程体系设计以及学生选拔和管理方面的新举措?
文华学院是浙江财经大学相应国家“新文科”要求,在本学期新设立的以培养“新财经创新人才”为目标的荣誉学院,以跨学科、跨学院、交叉复合为特色,设有数智财政、智能审计、数智管理、语言数据、数字财经新闻五个新财经创新班和一个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学生由文华学院、举办学院和联合举办学院共同培养,实施复合化、小班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现在国家倡导“四新”建设,浙财属于“新文科”中的财经类院校,着力于培养“新财经”人才。这个“新”主要体现在专业融合和课程融合上。例如,数智财政专业除了要求基本的财政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经济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知识,需要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互联网思维、数智化思维、同时具备从事数字经济、数字财政等专业领域的研究性和继续深造的潜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摸索,我们最终决定把新文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的试验,设立文华创新学院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探索。
文华学院揭牌
我们认为,要想真正做到专业融合,就必须开设跨学科的交叉型课程。文华学院的课程设计注重开设这类课程,被统称为“融合课”,融合课程是跨学科的集中体现,是多学科交叉领域的课程,例如数智管理创新班的数字化运营管理、语言数据创新班的自然语言处理。但现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无论是通识课还是融合课都需是从零开始建设,需要老师们主动树立起这方面的意识,不能局限在自己原来的专业里;学校在引入教师时也应该适当考虑候选人是否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对推行新文科建设的时候也会有所助益。
文华讲堂第一讲
文华学院的学生是二次选拔的。第一期的学生刚刚从本年度的新生中选拔完毕,报名比较踊跃,共有566人报名,占新生总数的15%,录取了大约30%的学生,以30人为一个班级,设立6个班。文华学院的培养和管理由两个学院合作进行:一方叫“举办学院”,目前举办学院有财税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另一方叫“联合举办学院”,主要是我校理工科学院,包括数据科学学院与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在“举办学院”,“联合举办学院”的老师参与部分课程的教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一起抓。创新班的关键是要把课程融合起来,而不是简单地把课程拼接在一起。由此,融合课程的教材建设就十分重要。
因为国内目前还没有同类型可以直接采用的教材,我们的整体思路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把多个学院的老师整合起来,通过教材建设推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这些都是我们初步的设计和想法,目前刚把招生落实完毕,下一步还要检验开课效果,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新的问题,有待我们持续探索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