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有这样一门课——“乡村社会学”。这门课从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乡土社会。之后,负责讲授这门课的费孝通先生应《世纪评论》之约刊载14篇文章——辑录而成《乡土中国》一书。3月15日,受浙江财经大学心雅通识学会的邀请,公共管理学院的宋晓清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参加了本学期的首次读书沙龙活动,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费先生的《乡土中国》。
名著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乡土中国》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沙龙进行时:
宋老师围绕阅读社科经典的三个层次:抓住关键文本、把握写作情景和对话迸发问题为大家简要对《乡土中国》进行了导读。其一是《乡土中国》的核心问题: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宋老师再次精读这本书,并从目录着手,逐一概括分析每一章的要点,提炼出了费老先生的重要观点,例如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等等;
其二,宋老师提出要用不同的视角理解1948年的乡土中国,通过中西、城乡、古今的对比勾画出当时社会的主要面貌;其三,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乡土人情的格局早已不同于费老所观察的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农村,宋老师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出发,向同学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至此,宋老师的导读暂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书会的例行环节:击鼓传花。
[规则]主持人播放音乐时同学们依次传递话筒,音乐停止后,正好接到话筒的“幸运观众”需要叙述自己经历过的与农村相关的故事。
在本环节中,同学们分享了农村的自然风光、生活琐碎和风俗习惯,部分细节和宋老师此前参加的乡村实地调研项目相呼应,引发了关于城乡推行垃圾分类的进度差异的背后原因的讨论。
自由讨论
在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宋老师所提出的新问题,畅所欲言。
发言一:贾平凹在《秦腔》中写到年轻人为了更好的发展离开家乡,现在也是一样,许多人选择背井离乡到城市拼搏,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返回农村扶持农村的发展,农村的活力在慢慢流失。因此我认为当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时,农村的衰弱是必然的趋势。
发言二: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封建史,血缘宗法制对中国乡村和中华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国乡村中存在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方,祠堂,它就代表着血缘和宗法。村落往往由同姓族群聚居形成并由这个大家族中年纪最大或地位最高的人担任族长,这就是宋老师刚才提到的乡贤治理的前身。实际上传统的中国乡村正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扩张不断瓦解,传统的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乡村无法在这种情形下生存。现在许多乡村仅仅只是刚摘下脱贫的帽子,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关注三农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中国乡村的出路,我想未来乡村的振兴仍然需要和城市一起联动发展。
发言三:简单从我生活的北方小乡村的现状出发来看待这个庞大的命题。一是传统习俗和亲缘关系的延续,例如拜年走亲戚,不同于长于农村对亲戚们如数家珍的父辈,我敢断言已经走出农村的年轻一代对此并不热衷,由于与亲戚们太过陌生,拜年串门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显得极为困难。年轻一代和乡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淡。二是小乡村本身发生的变化,相邻村落之间的分隔几近于无,尤其在共同实施农村经济项目之后,邻村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村落之间正在逐渐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宋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精彩发言使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讨论中国农村的乡土性到城乡之间的差异再到思考当下的社会该如何更好地发展,读书会的内核愈加丰富。
心得分享:
目前我国的乡村基层自治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而不必局限于简单的一种。我国乡村有必要在自发自愿的前提下联合起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19文学2 赵龙飞
乡村在我国的社会体制结构下是极为重要的。乡村存在极强的人际联通关系和对传统习俗的依恋、守旧情节。针对当前乡村的优化,有一部相关的纪录片《无穷之路》,它或许可以让我们更了解乡村的变化。
——19规划 吕佳诺
千百年来沉淀在华夏儿女血液里的一份乡土情,是一个人有根的象征,它使人不至于感到飘忽不定,即使飞黄腾达,也要祭祖归宗。这是中国人无法割舍的乡土之情。
——21信息2 赵璨
《乡土中国》讲诉了一个维系私人道德以及“无诉”的礼治社会,也指出质朴的乡土性是中国人的本性。而这一本性在经历了长久的城市生活之后造就了当代城乡差序化的格局和社会结构。
——21财会类11 高菁
一切现象的产生均有其基础。在不了解基础背景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是狭隘愚昧的。多思考,多发现。
——19财务1 郑齐声
写在最后:
在读书会的开始,宋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他三次阅读《乡土中国》的故事,第一次是为了完成任务,第二次是自发阅读,第三次虽是任务,最终却从中收获颇多。的确,相较于文学类作品,社科类的书籍总是更缺乏阅读的趣味性。但是正如宋老师最后所说的,阅读或许不能够即时输出效率,但它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刻给予我们回馈。阅读,是为了增援未来的自己。
欢迎更多同学报名参加心雅通识学会举办的读书沙龙,在阅读和讨论中不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