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动态 > 正文

通识采访 管春林老师: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3日 09:51来源:


教师简介:

管春林,博士,教授。现任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主要学术兴趣为英汉语对比研究、语言类型学、二语习得、商务英语教学等。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和中国语言学会会员。

为解决所面临的通识教育与难题,更好地帮助通识课程的开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有幸邀请到管春林老师进行采访,期望能在与管春林老师的交谈中得到问题的答案。

 

1、通识课在兼容趣味性、专业性和通识性上,应该如何平衡?

答:站在通识课的角度看,趣味性、专业性和通识性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趣味性是为专业性和通识性服务的,后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增加趣味性方面,我认为可以穿插小视频、案例或者进行小组讨论。至于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内容深刻度这个问题,关键是需要老师在备课期间充分挖掘案例背后深刻的内涵。我曾经举过这样两个例子,其一是疫情期间某个青年逃去西藏,反而却接受较为完备的治疗的例子;另一个则恰恰与之相反,在英国黑死病期间,牧师莫泊桑劝说并带领亚姆村村民自愿隔离,虽然黑死病让亚姆村遭到毁灭性打击,但他们的死亡带来了整个英国的重生。有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例子做对比,学生也就顺理成章地开始思考两者做法的对与错。而这正是将趣味性与深刻性相结合。

 

2、在通识课上,很多同学为修学分而来,如何让这些同学更多参与到讨论和课堂教学中?

答:我让同学参与课堂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其一是通过增加课堂趣味性来吸引注意力。其二就是提问。提问也有方法,不能用大问题去提问。举个例子,人人都在用语言,大家都能讲语言,但问什么是语言,很多同学是无法回答的。如果把这个问题简化成为几个简单日常的问题,譬如工地上有工人用旗帜在指挥着你,你认为这是语言吗?交通灯是不是语言?动物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这是不是语言?转化成这类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愿意回答,善于回答,这就是提问的意义所在。

 

3、在通识课程给同学带来的益处方面,您有什么感想?

我经常给学生讲,课堂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思考。思考带来差异,思考使人有种更加宏大的,或者说一种开阔的思维去认识世界,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通识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寻根,情操的陶冶。通识教育旨在使学生获得专业教育未能企及的视野,获得一种自我解放的能力。

譬如杭州下沙设有日本人学校,许多人有排斥心理,但政府为什么要设置此类学校呢?我便引导学生思考。答案是下沙有许多日资企业,为了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外资企业来华投资,需要保障日本员工孩子的受教育权。因此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不偏激片面看待问题。

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不是将学生吸引到某个专业中来,而是将某个专业的思想、方法与材料带到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中去。

 

4、处于当下这个大环境中,通识教育的意义如何体现?我们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专业内容相结合?

普林斯顿大学网站对通识教育的解释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通识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辨析、描述与证明,以批判的视角审视各种信息资料,清晰并富有说服力地表达观点。这门课的目的不是直接促进专业知识的增强,而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即批判性的思维,最终去服务于他的专业知识,有助于人格的培养。通识教育的意义还体现在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实际上在提问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专业的爱好,进行口才的锻炼。

另外,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并不是对立关系,正如没有通识的专业教育,培养的将是无灵魂的技术工人,而没有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培养的将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者,通识课程需要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通识课多数含有商科的背景和主线,如同为讲历史,该校开设类似“中国(1850-):经济超级大国的形成”这样的课程,看似在用历史学的视角与方法授课,但在课程内容方面却与经济紧密相关,为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也潜移默化地扩大了经济学的影响范围。因此,我们在进行通识课程建设时也应尽量将其与专业课进行融合,以求专业课的知识能通过通识课的讲授更加清晰、深入、细致,而通识课也因与专业课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更受学生的关注与重视。


5、在通识课的开展中,您有没有遇到教学方面的困难?

教学当中困难不可避免。比如说在设计好的案例中,以为这个地方会有亮点,但在课程实践中,这一期待的亮点没有出现;期望这个地方会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而学生的实际反应却很冷淡。在这个时候,只有自己想办法,比如说通过点名的方法来解决无人回答的困境。我有时候故意从反面的角度去反驳学生,刺激学生,更有助于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于通识课程来说,学生积极参与,和老师之间产生互动,才容易产生正面的课程效果。

小结

在与管春林老师的交谈中,我们理解了许多有关通识教育的问题。管春林老师明确了通识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辨析、描述与证明,并学会以批判的视角审视各种信息资料,清晰并富有说服力地表达观点。作为学生,我们也应当更重视通识课的作用,更好地培养自我能力。

 

 

 

 

采访|范珍 潘柯谕

摄影|范珍

文案|庞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