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教务总览通知公告审核评估教学安排实践教学教学建设教学督导(系统登录)制度法规培养方案服务专区
 
  首页  
 
 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通识回顾|通识云讲堂第二十七期:立言为公 文章报国——百廿年《大公报》与历史时刻
2022年10月13日 08:42      浏览:


2022929日,已从事新闻行业20余年的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郑旭荣先生,受邀成为心雅通识学会第二十七期主讲人,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立言为公 文章报国》的通识讲座,共1300人聆听了讲座。讲座上,郑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大公报》创办以来120余年的历史,从多个视角出发带领大家了解和体会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担当。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1141231649\QQ\WinTemp\RichOle\)AK~IG)NWVQHM7~PO$XNAN1.png

 

郑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的是参加巴黎和会的唯一一位中国记者——《大公报》总编胡政之,他在前方的报道一定程度上促成五四运动的爆发。紧接着,郑老师分别讲述了从红军、八路军再到解放军时期的记者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为当时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的突出贡献。在解放战争时期,《大公报》对于重庆谈判一事的细节做出报道,这不仅塑造出一个更生动的毛泽东形象,更拉近了毛泽东先生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中国共产党对《大公报》也赞赏有加,对其前景寄予厚望,并且赠与“为人民服务”的题词。

随后,郑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北京和平解放的幕后功臣——曾在《大公报》任职的傅作义长女傅冬菊。解放北平期间,她劝父亲不要打内战,并向共产党员传递信息,为北平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如此,过去百年,《大公报》有过很多次重要时刻的精彩发声,比如中苏谈判期间发表独家报道揭露苏联野心;1982年充当"一国两制"舆论先锋;邓小平南巡期间,报道相关新闻先声夺人;1997年香港回归,精心打造回归版报刊。

最后,郑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新闻写作的要领,特别提到走进现场的重要性。同时,他还介绍了《大公报》的用人之道:一、不拘一格用人才;二、不养"剩""闲";三、不论资排辈;四、注意保护人才;五、注意教育和培养。在讲座最后,郑老师热心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给我们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小结

本次讲座,郑旭荣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和事例,带我们重新回顾《大公报》的百年历史,在时间潮水的浪尖中见证《大公报》推动历史的身影,通过了解《大公报》百年来的发展与贡献,我们深入了解了新闻传播的知识,学习了《大公报》独特的用人之道,领会到了新闻传媒人的责任和担当。正如普利策曾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学校官网 | 学生处 | 文华学院 | 研究生院 | 人事处 | 浙江省教育厅 | 教育部

版权所有©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编:310018    信息化办公室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