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教务总览通知公告审核评估教学安排实践教学教学建设教学督导(系统登录)制度法规培养方案服务专区
 
  首页  
 
 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人文与传播学院以校园社团建设成果助推课堂教学改革
2018年10月30日 08:09      浏览:

 

10月26日,在人文与传播学院开设的《戏剧鉴赏》和《中国古代戏曲鉴赏》课堂上,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给他们上课的,竟然是戏中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

原来是校红叶戏曲社的小伙伴与任课老师一起设计的“让越剧走进课堂”的教改实践创意。戏曲社派出最强阵容,直接参与戏剧课堂的教学。上课伊始,《梅龙镇·初遇》、《追鱼·张郎你听我从实讲》等精彩选段表演,立刻吸引了同学。随后越剧唱腔的练习,《红楼梦》宝黛初见时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唱段,更让同学零距离接触越剧的魅力。大学校园上百人的越剧大合唱,实属少见。“娴静犹如花照水”,“娴”发yan的音,“如”发为ri,“水”发为sui。当说到,“越剧里面的念白是没有翘舌音的哦!”多数来自江浙,普通话考级深受翘舌音苦虐的同学,发出会心一笑。大家像小孩子刚学说话,一字一字的学发音,时而互看一眼,忍俊不禁。学到“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这一句,“黛玉”还教大家怎样手捏兰花指,右手从上而下画一个圈,指向“宝玉”。有同学还举手提问,“黛玉”唱的时候,不唱的“宝玉”该做些什么动作呢。

课堂中除了折子戏表演和唱段教唱之外,还展示了一些服装和小道具:鞋帽、冠、簪、头花、耳环、扇子、马鞭,剑等。所有这些,以往远在戏台,现在近在眼前。通过这一堂生动的越剧课,同学不仅初步接触了越剧表演和唱腔的特点,更因为有了比较,反过来加深了对此前课堂所学昆剧表演程式和唱腔特点的体会。在教学中,原任课教师转为摄影者和学员,并不时地充当助教,进行衔接、穿插与补充说明。

为了充分展示戏曲特别的妆容和戏装,提高教学效果,戏曲社社员利用中午时间进行紧张的化妆、盘头等工作,其强度和挑战性远超过平常的演出。令人欣喜的是,红叶社员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不时获得热烈的掌声。课后有同学感慨“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关注过越剧,原来这么好听!”不少人表示想加入到红叶戏曲社。这让人想起京剧名家王佩瑜说过的话:“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戏曲的人,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戏曲的人。”戏曲不是博物馆里的化石,不是夜空中难以触碰的明月,它亲近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不仅如此,正如任课老师活动结束时所总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戏剧艺术接受精神陶冶的同时,也掌握到实际的生存技能:有过舞台经验的同学,绝不会面试怯场,手足无措;从事教学、活动组织等相关工作,必定具有绝对优势。

走过十年历程的红叶戏曲社,今日有机会走入学校《戏剧鉴赏》的专业课堂,翻开了戏曲社和戏剧课程共建的第一页。当2013年《戏剧鉴赏》设置新开课,主推昆剧,颇有曲高和寡之感。经过五六年的不懈努力,从最初的三五十人选课,有同学还戏称是给老师捧场,到现在成为“基本靠抢”的公选课。爱屋及乌,去年开设的文学专业选修课《中国古代戏曲鉴赏》,也很快受到其他专业同学的青睐。这系列课程的生存发展,实际上与其背后的校园文化基础,息息相关。成立于2007年,以“普及戏曲知识,提升戏曲知识与文化品位,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的红叶戏曲社,其成员往往是戏剧选修课的铁杆粉丝。而戏剧课程又为戏曲社提供专业支持和展示舞台,也输送后备力量,培养了受众。课程建设与社团的发展相依相承,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资源互补,有力推动戏剧艺术的学习,成为浙江财经大学的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

图1:《梅龙镇•初遇》表演(林淑颖饰正德皇,李璇饰李凤姐)

     

图2  越剧生旦角表演讲解(左为李璇,右为杨青瑞)

     

图3   选课同学同步练习越剧唱作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学校官网 | 学生处 | 文华学院 | 研究生院 | 人事处 | 浙江省教育厅 | 教育部

版权所有©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编:310018    信息化办公室提供技术支持